本週末颱風來襲, 回台南渡中秋兼避颱. 週六整天颳大風但沒下雨, 中午過後又跟食友Ray出門掃小吃攤
首站來到赤崁樓與武廟一帶, 這裡也是小吃雲集的一級戰區, 其中最為外地觀光客所熟知的應該就是總是排滿了人的義豐冬瓜茶, 我們來這裡通常會吃的是武廟前的肉圓, 和巷內的兩角銀冬瓜茶. 不過今日廟前肉圓沒開, 就先吃了赤崁樓對面的白北魚羹.
8. 白北魚羹 編號續前篇府城食記(3)
白北魚羹在赤崁樓對面, 至於白北魚是什麼魚? 我也不知道, 請看牆壁上的燈箱照片...
此羹與虱目魚羹外觀類似, 但是味道有些不一樣. 虱目魚羹有虱目魚獨特的味道, 有人說算是腥味, 白北魚的味道比較清淡, 所以裡面沒有像虱目魚羹一樣放薑絲, 不過羹本身的味道也是帶著點甜味, 與虱目魚羹相似
魚羹和米粉炒通常是一起點,
炒過的米粉上面淋肉燥, 蒜泥, 豆芽菜, 很簡單的做法
魚羹上面滴了一些黑醋, 蒜苗末
一樣是魚漿裡面包著魚肉, 清甜彈牙
這是一旁打好的魚漿
老闆抓起一坨魚漿用手隨意捏下丟入滾水鍋中煮熟撈起就是魚羹了.
9. 赤崁棺材板
下午剛好一群朋友從台北到台南來, 指名要先吃棺材板, 於是我們就帶他們去了沙卡里巴的赤崁.
儘管台南翰林茶館與台中春水堂為了爭執誰是真正的珍珠奶茶發明者而打起官司,但是棺材板的發明者是赤崁小吃的眼鏡仔則是大家公認的事實.
棺材板就是厚片土司將中間挖空, 留上面的一層皮, 一併油炸以後, 中間填入奶焗餡料後, 再將上面那層麵皮蓋回,
運用奶焗醬汁和內臟, 海鮮類一起煮, 算是結合了西式料理和台式食材的做法,
食用的時候是給客人一副刀叉, 中菜西吃
命名更大膽挑戰台灣人迷信怕死的個性叫"棺材板",
以上種種在數十年前的保守時代可說是一項大創新, 因此一炮而紅.
記得很早以前吃的時候裡面是內臟類的料(台語稱"下水"), 不過現在是以蝦仁, 花枝取代了, 可能也是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吧.
10. 萬川號肉包
位於青年路和民權路口的萬川, 賣漢餅, 傳統糕餅, 包子等小吃.
光看它的招牌字號, 就覺得有夠來勁的~ 創立於清同治10年, 太~~屌了!
於是朋友們開始討論起光緒和同治哪一個在前面, 別想了, 直接進去吃就對了
萬川號的包子有菜包, 肉包, 蛋黃肉包, 通常我們會吃有蛋黃的, 不過今天來晚了, 有蛋黃的已經賣完
昏暗的燈光下拍得不清楚,
皮鬆鬆QQ, 調味過的肉餡肥瘦比例完美, 口感紮實, 還有藏在裡面的小香菇
萬川肉包 台南人代代相傳的記憶...
留言列表